继首期活动开展后,7月16日-20日,西北师范hjc黄金城学院“健康星火传社区 知行师大共担当”社区青春行动实践团继续出发。本期活动以“专业运动教学+党员志愿服务”双线并行的模式,聚焦青少年体质提升与成人健康需求,同时融入党员志愿服务,以更丰富的课程内容和更贴心的服务形式,深入社区开展第二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
7月16日-20日,实践团为青少年群体量身打造的“运动技能提升营”,成为社区里最具活力的存在。每天清晨九点,西北师范大学云亭校区东田径场便热闹起来,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到场,将篮球区的标志桶摆成整齐的矩阵,在足球区画出清晰的对抗赛场地线,在武术操区域贴好站位标记,在体适能游戏区做好区域划分,等待孩子们的到来。
千字文武术操教学,孩子们跟着实践团成员的口令抱拳、踢腿、转身,一招一式虽显稚嫩却格外认真。实践团成员们一边示范,一边讲解动作要领,还穿插着“刚柔并济” 的传统文化知识,有家长反映“自己家孩子走路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,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。”
篮球训练在首期运球基础上升级了难度,加入高低运球切换与简单传切配合。“运球时掌心要空,就像握着一个小气球,用手指发力让球旋转。”实践团成员们蹲下来与孩子平视,手把手纠正他们的手腕发力角度。足球绕杆练习与小型对抗赛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,实践团成员设计的 “三人两球”游戏,让孩子们在欢笑中理解“团队配合比个人突破更重要”的道理。
体适能训练依旧是孩子们的“快乐课堂”。折返跑接力赛让大家在竞争中提升速度,障碍跳练习锻炼下肢爆发力,平衡木挑战则培养身体控制力。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,实践团成员还增设了 “贴纸奖励”。“我今天一定要拿到贴纸!”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,连平时不爱动的小孩也主动加入了接力队伍,在运动中收获了快乐与成长。
7月16日-20日傍晚六时,针对成年人的健身指导准时开课,八段锦的舒缓与健身操的活力在田径场交织,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美好画面。
八段锦教学中,实践团成员重点纠正“调理脾胃须单举”“五劳七伤往后瞧”等动作细节。实践团成员还帮居民按压肩井穴放松肌肉,经过指导,居民惊喜地说:“现在抬手轻松多了,好像真有股气在身体里流转,特别舒服。”针对上班族常见的颈椎问题,实践团成员们特别增加了“左右开弓似射雕”的强化练习,并提醒大家:“转头时眼睛要跟着手势走,才能充分拉伸颈部肌肉,缓解颈椎疲劳。”
健身操融入了流行音乐元素,从热身的关节活动到核心训练的卷腹动作,节奏明快,简单易学。实践团成员根据成年人的身体特点,将动作强度分为 “基础版” 和 “进阶版”—— 基础版侧重活动肩颈腰胯,适合中老年居民;进阶版加入深蹲跳、高抬腿等动作,吸引了不少 30 岁左右的上班族。“白天在办公室久坐,腰背酸痛得厉害,跟着跳半小时健身操,浑身都舒畅了,比在家躺着强多了!”有居民笑着说。
7月18日,实践团党员志愿者化身“社区贴心人”,开展“党员进社区”志愿服务活动,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,为社区居民送去温暖与关怀。
在社区服务中心,党员们陪奶奶翻看老照片,听她讲述师大故事,时不时被奶奶的幽默话语逗得开怀大笑;成员们还帮奶奶打扫卫生,擦干净积灰的玻璃窗,让阳光能够洒满整个阳台。“你们比我家孩子还细心,把哪里都打扫干干净净的。”奶奶拉着实践团成员们的手表达心中的感激。
从青少年体育启蒙到成人健康指导再到党员志愿服务,实践团成员们以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。本期活动不仅延续了首期的成功经验,更在内容和服务形式上实现了新的突破。健康星火,生生不息。实践团将继续深入社区,探索更多元化的服务模式,让体育的温暖惠及更多人,为全民健康事业贡献青春力量!
敬请期待下期!
版权所有 © 2013-2015 西北师范hjc黄金城学院 | 地址: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| 邮政编码:730070 | 管理员入口
联系电话(传真):0931-7971472 |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0818号 陇ICP备17000462号-1